最新圈子更新

考夫曼:当代艺术几乎都缘起于西方,但当代陶艺却是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多种因素相融合的产物,其作为高温瓷材料的发明缘起于中国,最初在东亚地区绵延并逐渐影响到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和整个世界,也因此,中国的陶瓷艺术深深地吸引了考夫曼。
雅克·考夫曼,出生于摩洛哥,现任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陶艺系主任、教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主席。作为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活跃且有影响力的当代陶艺家,考夫曼对东方哲学思想有很深的研究。从1998年第一次来中国作交流,20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中国众多瓷区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都给予了考夫曼陶艺创作的养分,他的作品大多完成于西安、广州、景德镇、长沙等地。在考夫曼看来,他所创作的素材不只是手能触及到的泥,还包括一代一代人留在“陶瓷”这个概念上的痕迹。于是,他在中国进行陶艺创作时,不仅用了中国的陶瓷材料,还挖掘了材料中所包含的中国人从过去到当下的历史。
在有与无之间对话历史
11月6日,考夫曼当代陶艺展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开展,“用当下的陶瓷材料与历史对话,通过对话叩问自己的内心和灵魂”的创作理念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展出的作品共分为三个系列,第一个是“兵马俑系列”,在这一系列里面有《柱子》《石头》《幽灵》等作品,这些作品是艺术家跨越了2000多年的历史,与制作兵马俑的60万名工匠的对话。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柱子、石头上刻满了无数个人物头像,陶瓷上的肌理就是由这头像阴影的变幻而打造出来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策展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认为,这系列的作品可以统称为“有与无之间”,看上去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却存在着无数个有,是隐含着道家概念的形象表达,这个“有”就是兵马俑这样举世无双的艺术品,这个“无”就是数万工匠,正是这个“无”创造了这个“有”,可以说,考夫曼的“兵马俑系列”是一首生命的冥想曲。
第二个系列是“金砖系列”,这些“金砖”也可以称之为“京砖”。它不是普通的砖块,而是当年苏州的工匠们专门为故宫的地面所制作的一种特制砖。这是用一种专门的陶土、专门的工艺,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一种手工的砖,是中国所特有的。由于花费的时间长、工艺很特殊,所以价值很高,被称为“金砖”。考夫曼把承载着过去工艺的当代工人制作的金砖当作自己创作的素材,并用现代最先进的陶瓷水刀工艺在金砖上绘画,这是现代陶艺家用现代陶瓷工艺和传承传统工艺的工匠的对话。
在材料之间找寻时间的印迹
第三个系列是“矿物记忆”,这一系列是对各种材料形成肌理的探索,考夫曼介绍:“这些作品大多是在工作室完成的,一组是板岩系列,大家都知道板岩由黏土沉积而成,这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有关记忆的家族故事,我的作品最终都与记忆有关,记忆——这是理解我的作品的关键词,因此,我采用了板岩,由古老黏土转变而成的这种材料来做这一系列的作品,并且用了不同的方法。另一个系列是关于混合黏土,我用了其他人不常用的方式,把互相不融合的黏土层叠起来,也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与技艺在黏土层之间制造出张力。”考夫曼对材料的设想以及与材料之间的互动似乎在告诉我们作为材料的自身语言的各种可能性。材料以及材料所记载的自然痕迹与人类的文化和历史的痕迹,也是他此次展览的重要主题。
正因为有如上的这些思考,考夫曼的作品讲究自发性和偶发性,有的甚至是和观众一起完成。他说:“创作之初,我没有遵循任何预定的计划或者预先设计,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认为只要这个概念能够与我创作出来的结果相呼应即可。”也许正因为对某种“行为与转化现象学”的依赖,考夫曼的创作方法和其对陶瓷现象的理解一直遵循着对材料和创作过程的慎思(痴迷狂热的、自由不羁的、心态开放的等等),这就意味着在孜孜以求可能创造出的形式中,包括所有形式的融合体。
一直关注考夫曼创作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主任白明认为,考夫曼在其哲学观养成的同时,对视觉、材料的敏感,以及对形态符号的深刻理解,使他很自然地就融入了东西方哲学两个不同空间在陶瓷材料上的一种呈现方式。“比如他找到了‘金砖’这么一种极独特的材料,将其变成了一个承载着东西方文化思考,具有符号意义的作品。而他呈现的方式不仅蕴含了他对材料的敏感认知,也让我们对砖乃至其漫长的烧造过程及烧造方式都产生了新的诠释角度。除此之外,那些带有爆破视觉效果的小件作品以及在光感下呈现的薄透的白瓷作品,都能看到考夫曼对多种泥料、多种工艺、多种烧成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陶艺作品不仅仅是装饰物
在考夫曼看来,人类的历史和自然材料的历史的尺度是不同的,一个人的记忆只有几十年,而自然材料上所记录的时间是百万年甚至上亿年。人是自然中生活的生物,自然材料记录着自然,也记录着包含在自然中的人类的历史。对考夫曼来说,陶艺作品不仅仅是装饰物。创作的最终目的不是取得技术成就,而是完成艺术表达,从艺术限制中释放出来。他的艺术创作方法可以说是对陶艺和陶艺技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以及陶艺家在艺术界的位置这一问题的一种可能性回答。
如果说,考夫曼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艺术灵感,创作了许多新的具有东方意味但又非常前卫的作品,那么,他的到来,也引发中国陶艺界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陶瓷材料、当代陶艺的表达形式,以及新的看待西方当代陶艺的视角。文化和艺术就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发展进步的。方李莉说:“我们一直说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其实中国人的故事不应该仅仅由中国人来讲,也可以由不同国家的人来讲,中国人也可以讲其他国家的故事,我们称之为美美与共。”

查看全文
  • 0
  • 0
  • 0
  • 0
雅克·考夫曼:东方哲学的西方阐释
考夫曼:当代艺术几乎都缘起于西方...
03-19

张守智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全国陶瓷界的泰山北斗,其学术造诣、德行修为令人高山仰止。
因为工作的缘故,在禹州、在北京、在其他瓷区虽都曾与张老师接触过,但对我而言,张老师一直是一个让人遥望的遥远存在。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张老师近距离接触是在2016年12月,当时钧瓷试验区办公室与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等单位,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组织举办首届“中国钧瓷精品创作高峰论坛”暨“中国钧瓷精品创作中心——精品创作展”,清华美院教授、国中陶瓷艺术馆馆长张守智老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非常动情地讲述了他与钧瓷深厚的渊源,在50年代他就到过神垕镇考察调研钧瓷艺术,并且几十年来他也一直在关注钧瓷艺术,他也毫不掩饰他对钧瓷艺术的赞赏之情,认为全世界陶瓷窑变釉均起源于神垕的钧瓷。当时我的感觉一是自豪,二是对张老师油然而生亲近感,张老师不仅是一位钧瓷专家,他简直就是一位钧瓷人。
而就是在这次,张老师把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和专业人士马敏女生邀请到展会现场欣赏参展的钧瓷精品。促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7年7月20日,一次性收藏21件钧瓷精品,并在国博举办了隆重地收藏仪式,参加收藏仪式的来自全国瓷区18人,其中禹州瓷区最为耀眼,共有10人30件作品(含非钧瓷作品9件),此举在全国陶瓷界引起强大反响。当时在收藏仪式上,我乘机邀请张老师到禹州参加9月份举办的第十届钧瓷文化旅游节,张老师欣然同意了。此举也受到广大钧瓷界朋友的欢迎,认为钧瓷节就应该多邀请张老师这类的专家到禹州瓷区指导。为表达诚意,在2017年9月,我专门把邀请函送到北京张老师的家里。后来,张守智老师偕同清华美院教授吕晓庄夫人参加了第十届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节,并亲赴多家窑口进行指导,广大钧瓷人备受感动和鼓舞。
更让人意外的惊喜是,在2017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竟然传来的是张守智老师的声音,这还是第一次接到张老师亲自打的电话。张老师说他向北京陶瓷艺术馆推介了钧瓷,近期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聂张成将与我联系,商谈与钧瓷文化产业合作事宜。之后,一系列让钧瓷界瞩目的精彩事件连续涌现。
张老师推荐的机构和人士,果然是非常非凡!作为北京陶瓷艺术馆的文化使者---聂张成先生,不仅热情细腻,亲和谦虚,同时还有着极高的陶瓷艺术修养和非凡的策划组织能力。聂馆长通过自己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尤其是在寒冬腊月、雪花纷飞之时,也不辞劳苦奔波瓷区之间,先后精心组织了数场高质量的钧瓷精品展,在广大钧瓷人面前充分展示出北京陶瓷艺术馆的陶瓷情怀和专业实力。最让人称赞的是,聂张成馆长还积极促成闽龙集团董事长、北京陶瓷艺术馆名誉馆长陈进林先生,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陈美霞女士在百忙之际亲赴禹州市神垕瓷区参观考察,给钧瓷人留下一段佳话。
在张守智老师的提议推动下,2018年8月26日,北京陶瓷艺术馆组织举办了“中国陶瓷艺术设计高端人才研修班——国家名窑钧瓷班”,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主任王建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负责人、装饰美术家梁任生,清华大学教授吕晓庄等业界泰斗级教授等为授课老师,20名年轻钧瓷人在北京接受了中国陶瓷界数位顶端导师及老师的辅导。在开幕式上,禹州市钧瓷试验区办、北京陶瓷艺术馆签订协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成立“禹州钧瓷北京推广中心”,北京陶瓷艺术馆也成为了宣传钧瓷文化的桥头馆。此举在全国陶瓷界引起轰动,更是被钧瓷界誉为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更让人感动的是,经过充分沟通,应钧瓷试验区办公室邀请,2019年2月22日--25日(阴历正月十八--二十一),张老师偕同北控会都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吕坤先生一行不畏严寒到神垕瓷区,此行的目的当时一直保密,就是为将要在4月25日--2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场挑选钧瓷展示珍品。在禹期间,或许是张老师非常珍惜难得的时间,每次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不停地奔波于各个窑口之间,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疑惑,并主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有时候大家都感觉很疲乏,提出让张老师休息一会儿,张老师总是笑着说:“不用、不用!”。经过认真而严格的遴选,58件钧瓷珍品被北京国际会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址收藏并永久展示。此举极大提升了钧瓷的影响力和荣誉度,“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市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对参与者分别颁发了奖牌和证书。这58件钧瓷珍品将永久“落户”雁栖湖畔,向世界友人展示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无穷魅力。
张守智老师广为人知的是学术研究严谨,设计水平精湛,待人接物亲和。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人,如今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他。更有少为人知的一面----可爱。在交谈中,他总是笑容可掬,自称“80后”,慈祥的笑容中竟然总是透出纯真之情。最让人惊叹的是,张老师虽然不饮酒,但肠胃却非常厉害,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即使在冬天,张老师竟然能喝可乐、吃冰淇凌,并且是能连吃数个,以中医理论讲,张老师是精力充沛、“阳气十足”,这真是陶瓷界之福!
以上所述的几件事,仅是这几年时间我的所见所遇所知,也是体现张老师浓厚钧瓷情怀的简单几例。其实,有许多钧瓷人都不同程度的与张老师交往过,都能叙述出张老师与钧瓷之间的点滴故事和浓厚情怀。行文至此,内心忽然涌起一种感觉,作为陶瓷界泰山北斗的张守智老师,在广大神垕钧瓷人心中,其实更像是神垕瓷镇那座巍峨的大龙山,至高至敬、至亲至近。(霍保宏)

查看全文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我和张守智老师的钧瓷情怀
张守智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账号登录

注册

其他方式: